札木合怎么称王的(札木合真的用70口大锅煮死了俘虏)

铁木真和札木合之间严格来说是有亲属关系的,但是这个亲属关系的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两人共同的祖先孛端察儿,说远也是够远的——孛端察儿是铁木真的十世祖,而按照《蒙古秘史》的说法札木合是孛端察儿抢来的女人所生之子札只剌歹的后裔,既然只是养子的后代,那么札木合就和铁木真有亲属关系也没有血缘关系,当然,《蒙古秘史》的这种说法可能也是出于贬低札木合家世的需要,不一定可靠。

但不管怎样,铁木真和札木合两人在幼年时候曾经结为安答,所谓安答,就是义兄弟义姐妹,结安答就类似于汉人的结拜为兄弟姐妹,在蒙古的习俗中,互赠礼物结为安答之后就要同生共死,互相扶持,铁木真和札木合曾经有亲密友善的关系,无可置疑。

札木合怎么称王的(札木合真的用70口大锅煮死了俘虏)(1)

《蒙古王》中铁木真影视形象,浅野忠信饰演

札木合怎么称王的(札木合真的用70口大锅煮死了俘虏)(2)

《蒙古王》中札木合影视形象,孙红雷饰演

事实上,在铁木真向篾儿乞人报复夺妻之恨的战事中,札木合给予了铁木真巨大的帮助,当时,克烈部部主脱斡邻勒(即王罕)派出20000骑兵作为右翼,而札答阑部部主札木合则在左翼协助铁木真。

消灭了篾儿乞人之后,札木合合铁木真又重新结了一次安答,并在一起游牧生息,过了一年多。

札木合怎么称王的(札木合真的用70口大锅煮死了俘虏)(3)

结为安答需要互赠礼品,彼此盟誓

《元史·太祖本纪》记载:

汪罕大掠而还,于帝一无所遗,帝不以屑意。

在《元史》为尊者美的文字背后,说明铁木真是用战利品作为克烈部出兵的对价的,因此才会出现王罕一点战利品也不分给铁木真的情形,相比之下,此时的札木合显然更加仗义一些。

一年多之后的一天,札木合忽然对铁木真说了一番意义暧昧含混的话,按照铁木真妻子孛儿贴的解释,这是札木合喜新厌旧,想要分道扬镳,因此铁木真就离开了札木合,而也有史家认为,在两人这一年多的共同游牧生活的过程中,铁木真暗中做了很多挖墙脚的动作,作为安答的札木合面斥不雅,所以才用隐晦的言语提出好合好散。

不管怎样,安答的情义在现实利益的矛盾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札木合怎么称王的(札木合真的用70口大锅煮死了俘虏)(4)

铁木真和札木合两人曾经守望相助、彼此倚重,有着同样的男儿豪情

需要指出的是,后世史家认为在两人分道扬镳之前,札木合是在辅佐铁木真,后来的分裂是因为不甘屈居人下,谈古论金认为:这个定位显然是不正确的,两人的地位至少是平等的,甚至可以说札木合的实力实际上更强一些。

离开札木合之后,铁木真第一次称汗,也就是在宋淳熙十一年(1184)前后,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可汗。这时的铁木真只有23岁,他一生事业的基点可以说从这时开始。

这个可汗其实只是乞颜部的可汗,地位并不很高,所以克烈部的王罕对此很乐见其成,他的观念是『你们蒙古怎么可以没有可汗而居』,从王罕的角度,义子当上了乞颜部的可汗,对于克烈部向东部和北部的拓展是十分有利的,他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铁木真的野望和才干以及此事对自己来说的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

札木合怎么称王的(札木合真的用70口大锅煮死了俘虏)(5)

铁木真第一次称汗时蒙古及周边形势地图

睿智而有野心的札木合反应则完全不同,他一方面对铁木真派去通报的使者酸溜溜地说:

帖木真(铁木真)和我们在一起地时候为什么不奉他为合罕(可汗),现在又是什么缘故奉他为合罕?

一面又说:

(你们乞颜部的贵族们要)实践诺言,使帖木真安答放心,作为帖木真安答的好朋友。

后人多以此作为札木合言不由衷的表现,其实不然,札木合的做派是把自己放在类似王罕的位置,以此姿态表现自己是更强的实力拥有者和更高的仲裁者。

札木合怎么称王的(札木合真的用70口大锅煮死了俘虏)(6)

铁木真的名字来自于其父亲也速该生擒的塔塔尔部首领铁木真兀格之名

铁木真和札木合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已经非常紧张,某种意义上,唯有兵戎相向才能解决两雄不并立的问题,现在缺少的只是导火线。

札木合怎么称王的(札木合真的用70口大锅煮死了俘虏)(7)

盗马是草原上盛行的犯罪行为

札木合的弟弟绐察儿的牧地和铁木真部下术赤答儿麻喇的牧地正好相邻,一日绐察儿前来盗马,被追击他的术赤答儿麻喇一箭射死,这件事使得札木合雷霆震怒,向铁木真大兴问罪之师。

札木合迅速聚集了札答阑部、泰赤乌部、弘吉剌部、合答斤部、朵尔边部、塔塔儿部等13部共30000人,气势汹汹前来攻打铁木真。

札木合怎么称王的(札木合真的用70口大锅煮死了俘虏)(8)

草原骑士的冲锋场景

札木合率领13部人马来攻,铁木真也用13个古列延来迎战。所谓“古列延”在蒙古语中是圈子、营盘的意思,原意就是蒙古部落游牧时候圆环形状的营地,作为军事上的队列所以被称呼为“十三营”或“十三翼”,也因此本次战争被称为“十三翼之战”。

札木合怎么称王的(札木合真的用70口大锅煮死了俘虏)(9)

十三翼之战铁木真的营地

“十三翼之战”是铁木真一生中第一次独当一面的战役,但是战争的结果对铁木真十分不利。虽然《元史·太祖本纪》、《圣武亲征录》、《史集》里面都记载本次战役札木合大败,比如《元史》里面就是这么说的:

札木合以为怨,遂与泰赤乌诸部合谋,以众三万来战。帝时驻军答兰版朱思之野,闻变,大集诸部兵,分十有三翼以俟。已而札木合至,帝与大战,破走之。

但是《蒙古秘史》却记载这一战役铁木真大败。

《蒙古秘史》被当时的蒙古人称之为“脱卜赤颜”(也作“脱必赤颜”、“脱不赤颜”、“脱必禅”,都是同一个蒙语词汇的不同音译),在元朝文献中,又把“脱卜赤颜”一词汉译为“国史”,蒙古大汗命令必阇赤(书记官)畏兀儿体蒙古文书历史而成此书,其含义就是蒙古族的历史。《蒙古秘史》是一代代必阇赤们断断续续地修撰的,经过不止一次的增补和修订,本身就是蒙古统治集团官修并且藏诸内府垂训后世子孙的钦定本,所以其中不为铁木真尊者讳的失败记载,应该是相当可信的。

有人认为,铁木真麾下的第3翼到第11翼都是乞颜部原先的贵族,包括了铁木真的叔叔、堂叔、堂兄弟们,他们虽然拥戴铁木真为可汗,但札木合对他们的预判非常准确,他们本质上是不会“实践诺言,使帖木真安答放心,作为帖木真安答的好朋友”的,换言之,他们在战场上不会真的舍命作战,而是见战利品就冲见局势不利就撤。

也就是说,铁木真虽然也有十三翼,但还没有重新整训组织成一支铁军,说得更不堪一点,算作是一群乌合之众也不过分。这或者就是“十三翼之战”铁木真大败的根本原因。

据说,取得胜利的札木合在此时使出了一个大昏招,使得到手的胜利反而成为对自己的巨大损害。

成吉思汗祖先之一的海都汗次子察剌孩领忽的正妻生坚都赤那、乌鲁克赤那二子,他们共同组建了赤那思氏族,其后人以赤那思为姓氏。赤那思部在“十三翼之战”中单独组成一翼,与札木合率领的部众作战。

据说兵败之后察合安及大量部众被俘。札木合为恐吓众人,支起70口大锅,将被俘的察合安等人烹煮而死。剩余的部众气愤已极,纷纷借机脱离札木合,许多人又重新回归了铁木真麾下。

札木合怎么称王的(札木合真的用70口大锅煮死了俘虏)(10)

明初将《蒙古秘史》中的这段翻译成札木合将赤那思地的首领们煮于七十口大锅

事实上,一来当时蒙古各部落为了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和应付频繁的彼此战争,随时准备拔营起寨,到处迁徙,他们不会携带能够大煮活人笨重的铁锅,事实上,铁锅甚至是很稀缺的资源,即使有也不会这么大。二来有学者细究《蒙古秘史》的原文,认为此处“不察勒合周”理解为“煮”是误读,“煮肉”的“煮”在蒙古语中与“煮稀饭”、“煮粥”的“煮”是不同的词汇,这里是多义词,另有“返回”的意思,原文是“(札木合)路过一个叫赤那思的地方,大肆劫掠并且和瓜分了其首领(的财产和部众之后)返回(自己的地盘)”的意思。

因此,札木合煮杀俘虏这件事虽然不能确认完全不存在,但至少是一个历史悬案。

事实上,金泰和元年(南宋嘉泰元年,1201),合答斤、塔塔尔等10部会盟于犍河(今根河),共立札木合为古儿汗(亦作“菊儿汗”、“阔儿汗”、“葛儿汗”,即“诸汗之汗”或“大汗”的意思,西辽皇帝和部分蒙古首领以此为号),并联合起来举兵攻打铁木真。

札木合怎么称王的(札木合真的用70口大锅煮死了俘虏)(11)

札木合称大汗比铁木真早了5年

札木合挟十三翼之战胜利的威望更上一层楼,成为反铁木真各部落的盟主和首脑,由此也可见,所谓札木合因为残暴引起众人离心离德的说法,很大概率上是不存在的。

《元史》中描写铁木真的所谓:

时帝功德日盛,泰赤乌诸部多苦其主非法,见帝宽仁,时赐人以裘马,心悦之。若赤老温、若哲别、若失力哥也不干诸人,若朵郎吉、若札剌儿、若忙兀诸部,皆慕义来降。

实际反映的是铁木真在谋略和人力资源制度建设上的成果,札木合或有不及之处,但绝不是单纯的札木合是大灰狼铁木真反倒是白莲花的路子。

这对生死安答的故事,谈古论金之后慢慢和大家再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